近日,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柳位完全小学校园里格外热闹。孩子们围在树荫下,欣赏非遗高跷来校园里展演。与以往都是成年队员组成的演出队伍不同,这次参加展演的都是村小学和乡中学的学生。
今年11岁的侯佳林,3年前被来校园展演的高跷所吸引,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跟着老队员学习。如今已经能熟练地走舞步,和学哥学姐们一起演出。
柳位高跷是卫辉市民间盛行的群众性技艺表演,属于传统舞蹈的一种,2011年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柳位高跷多次到新乡、郑州、鹤壁等地的高校和中小学展演。在扩大影响的同时,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知识链接:柳位高跷
卫辉市柳位高跷始自唐高宗年间,因柳毅治理黄河殉职后,家乡人民为纪念柳毅大王爷而成立了高跷,后在卫辉府柳毅屯延续至今。
柳位高跷技艺复杂,主要分文武两种高跷,3尺以上文,3尺以下武,两种表演内容和高跷长短都有所不同。柳位高跷又称文武高跷,基本功有拉腿、铡草、蹲桩、探海等。
2011年,柳位高跷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