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
北京九鼎辉煌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 录
乡村旅游作为集大山大水大文化之后最为有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良好的机遇:
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原经济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构建生态网络格局。河南到2030年全面实现生态省的建设目标。
中原经济区建设非常重视河南农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已经颁布实施,《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已经出台,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正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这将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条件。
国家最近出台政策,到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镇化率60%。目前,我国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承载能力变大,城市居民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承受大,深受城市空气严重污染、道路拥堵影响,导致城市病蔓延,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对乡村旅游的意愿更加强烈。
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呈递增趋势。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到2020年达到38,000多元。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将使得近距离乡村旅游消费常态化。
近年来,随着高铁、高速、低空开放、郑州国际航空港的发展,新乡市大的交通格局逐渐形成,对于市场开拓的意义重大,将极大地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新乡市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4家、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休闲农庄3个、河南省特色旅游村29个、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万多人。涌现出辉县市郭亮村、南坪村、回龙村等一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村,对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乡村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新乡市不断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并初步形成了独有的产品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型、太行民俗型、农林科技型。刘庄、京华、龙泉、回龙、耿庄等都成功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新乡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3、政府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美丽乡村”及旅游扶贫政策的持续开展,催生了一批资源良好的旅游乡村发展。以“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抓手,河南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积极培育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新乡市构建“三带一环”发展格局,以南太行景区开发为牵引,构建西部太行山地、中部南水北调、东部沿黄滩区三带和环城乡村休闲“三带一环”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从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路径分析,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即依托当地乡村特色资源或稀缺资源发展旅游业。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包括城市驱动型、景区景点驱动型两种类型。三是产业驱动型发展模式,也叫依托再造型。四是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即依托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实力,采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民主体、服务规范化的运营模式,通过“公司+专业组织+农户”等合作形式,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视野狭窄,仅仅将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业态落伍,以简单的采摘园、农业观光园为主;没有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没有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风文明、提升农村人文和生态环境的抓手,丰富新乡市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升级的重要依托。没有将新乡乡村旅游发展充分融入到“老家河南”旅游发展中。
2、发展路径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缺乏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整合现代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文化、科技和信息资源,有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未能全面实现与农林、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互动协调发展,实现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3、产业层次较低
一是布局简单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不少地方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统筹力度不够,导致经营者盲目投资和无序开发,导致资源开发特色不强,形式单一,档次低下。二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受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生活习惯、市场意识、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约束,大多数经营主体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三是市场开发力弱。乡村旅游本身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等特征,致使市场开拓乏力,加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市场份额的扩大。四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主要表现为通信设施不配套,多数乡村旅游景点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
4、空间布局散乱,尚未形成品牌
在空间布局上,没有统一的安排,布局比较散乱。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产品市场局限于本地市场。
以最新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和理论为指导,以支撑新乡市旅游总体形象“新乡山水·故乡情怀”为目标,充分考虑新乡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以“形象驱动战略、创意发展战略、品牌引领战略、点轴发展战略”为战略导向,全力打造新乡乡村旅游“新乡乡村·故乡味道”的总体形象,将新乡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新乡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中部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形象驱动战略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争经历了多个阶段。当前,形象竞争已经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重要抓手。以形象为主要驱动力,发挥资源、市场和产品的驱动力,全面驱动新乡市旅游产业发展。
(二)创意发展战略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理念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更新换代,乡村度假和创意发展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先进业态和先进理念。新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遵循这些先进的理念,以创意驱动新乡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三)品牌引领战略
区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带动作业。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知名的旅游品牌本身所具有的口碑效应足以使其成为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的第一选择。因此,新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注重品牌化的打造,方能取得好的发展效果。
(四)点轴发展战略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如散落在大地的粒粒珍珠,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散小是其基本特征。为此,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应该以重要的旅游区和旅游城市为节点,以重要的交通线路为依托,以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为纽带,串联起这些散落的珍珠,进而实现集群效应,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定位
我国故乡风情乡村旅游目的地。
“老家河南”的乡村示范旅游目的地。
(二)形象定位
新乡乡村·故乡味道
(三)宣传口号
主打口号:故乡情怀 新乡味道
备选口号:故乡情怀 新乡滋味
老家河南 新乡故乡
新乡故乡 时尚太行
新乡山水 故乡情怀
心约故乡 最美新乡
何解乡愁 唯有新乡
新乡:故知,故事,故人,故乡
(四)市场定位
一级客源市场:河南省,山西、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一个半小时交通圈。
二级市场:山西、河北北部,山东东部,北京,天津,安徽、江苏,陕西,湖北,三个小时交通圈。
三级市场:其他区域。
(一)总体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把新乡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知名的故乡风情旅游目的地。
(二)经济目标
经济指标。到“十三五”期末,新乡乡村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1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2千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0亿元。
(三)社会目标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农村环境得以提升,农业升级转型,农民素养得以提高,农业经济得到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以提升。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带动就业人数达到24万人,乡村旅游直接带动脱贫人数3.5万人。
(四)文化目标
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传统乡村文化得以挖掘、保存和延续,乡村性得以体现,并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
(五)环境目标
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使得新乡市乡村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
依托新乡市旅游服务核心区为依托,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三区四轴”的空间结构。
包括辉县市和卫辉市南水北调干渠以西以北的太行山区。该区域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太行山知名旅游目的地和良好交通等条件,是太行山度假区度假功能的有效载体,功能定位是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十三五”期间,重点提升新乡太行山各景区内部及其周边知名的太行山村的度假功能和艺术休闲特色,并保持这些山村的太行风情原貌。“十三五”期间打造:一、太行山村品牌。整合太行山各旅游乡村,整合打造成太行山村品牌的系列乡村,主要打造太行艺术休闲、太行运动休闲、太行民俗休闲三大系列太行山村。“十三五”期间,每个系列形成1-3个示范性项目。如提升万仙山郭亮影视艺术度假村、潭头写生基地村等艺术主题等。二、南太行系列风情旅游小镇打造。以南太行旅游服务中心、宝泉游客服务中心、万仙山游客服务中心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整合政策、资金等各种资源,集中精力打造全新南太行风情旅游小镇,使得小镇具有南太行旅游集散、游客服务、特色美食、参与住宿、购物、民俗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成为南太行度假区旅游一级旅游服务基地。三、山前大道改名为66号公路,沿着公路两侧形成太行风情乡村风景道,依托山前景观道两侧的旅游服务中心,或者废弃地、废弃工矿场地,打造汽车文化小镇。
主要包括辉县市和卫辉市南水北调干渠以东以南的区域、以及新乡县、获嘉县、延津县、新乡市的郊区一带。整个区域以浅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将该区域打造成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传统老家风情休闲旅游区。“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以下几大故乡风情故乡品牌:一、牧野乡村品牌系列。以姜太公故里、同盟山等国宝单位景区建设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农庄建设为重点,打造以牧野文化为主题系列乡村。二、明清印象乡村品牌。选择自卫辉向狮豹头旅游专线两侧的传统村庄,对景观道两侧农业业态进行提升,打造“花海古村”旅游意向,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三、红色精神乡村品牌。发挥红色资源特色优势,将京华、刘庄、唐庄、、回龙、裴寨、耿庄、龙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红色旅游资源与各自特色乡村或者山水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系列红色乡村。四、特色休闲农庄品牌。沿着从新乡市区通过的省道308、226,形成两大休闲农庄发展轴。
主要包括原阳县、封丘县和平原新区等沿黄区域。主要以黄河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十三五”期间打造以下重点:一、新乡水上江南系列乡村旅游品牌。主要打造黄河稻夫、原阳水田观光、设施农业及特色采摘观光等产品。二、重点打造陈桥驿旅游产业集群。通过陈桥街区仿古改造、湿地恢复、荷花种植、周边万亩油菜花种植,打造陈桥驿旅游产品集群,引领新乡东南部旅游产业发展。三、打造黄河大堤休闲农业发展轴。
四条乡村景观轴分别指依托黄河大堤、省道226、省道308、山前大道,形成四条新乡乡村旅游发展轴线。
(一)黄河大堤发展轴
以黄河大堤为主线,通过两侧景观打造、自行绿道(可取名“母亲之道”)打造、鼓励两侧休闲农业发展、串联两侧主要农庄等措施,打造黄河大堤乡村旅游发展轴。
(二)226号公路发展轴
以226省道为基础,通过两侧景观打造、自行绿道打造、鼓励两侧休闲农业发展、串联并提升两侧主要旅游区等措施,打造乡村旅游发展轴。
(三)308号公路发展轴
以308省道为基础,通过两侧景观打造、自行绿道打造、鼓励两侧休闲农业发展、串联并提升两侧主要的休闲农庄等措施,打造乡村旅游发展轴。
(四)66号公路发展轴
将山前大道更名为66号公路,通过沿路乡村改造、旅游乡村发展和提升、景观农业和休闲农业提升、打造两侧绿化提升、自行车绿道打造、汽车文化小镇建设,将该公路打造成为中国知名的太行风情为主题的风景道和新乡重要的乡村旅游发展轴。
第四章 发展重点
新乡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以下八大系列重点乡村旅游品牌:
一是,太行山村品牌。整合太行山各乡村旅游村,整合打造成太行山村品牌的系列乡村。
二是,牧野乡村品牌系列。以姜太公故里、同盟山等为代表。
三是,明清印象乡村品牌。选择自卫辉向狮豹头旅游专线两侧的传统村庄,对景观道两侧农业业态进行提升,打造“花海古村”旅游意向,形成地方特色品牌。
四是,红色精神乡村品牌。发挥红色资源特色优势,将京华、刘庄、唐庄、回龙、裴寨、龙泉等为代表,突出红色资源的特有精神和资源特点,打造红色科普、红色教育、红色培训、休闲养老等特色红色乡村品牌。
五是,特色休闲农庄品牌。主要指各类采摘园、休闲、养老养生农庄或、亲子农庄等特色休闲农庄。
六是,北方江南乡村旅游品牌。主要打造水牛稻、黄河稻夫、原阳水田观光、设施农业及特色采摘观光等产品。
七是,新乡花海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区域内的桃花、油菜花、各种山花品牌,整合打造成乡村平原花海旅游品牌。
八是,乡村运动旅游品牌。依托新乡市低山丘陵区域、黄河故道原始地貌部分乡村的林草地、沙地,打造特色乡村休闲运动、沙地运动、林原健步等活动。
(一)全力打造新乡乡村音乐节
在配合新乡市主要活动外,新乡乡村旅游要形成自身的品牌节庆活动:乡村音乐节。
时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油菜花、桃花和迎春花开的季节,在全市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开展全市范围的乡村音乐节。要求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有乡村音乐主题活动。并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将新乡乡村音乐节做到全国知名。
(二)着重推出两条经典乡村旅游线路
1、自行车乡村精华游
黄河大堤游(白庙村、应举村、水牛赵村、黄河稻夫农庄、陈桥村、马坊村、黄河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226号公路游(秦庄村、金亭银杏苑、坟上村、耿庄村、石屏村、西代庄村、山岭村、龙卧岩村、东拴马村、猿猴沟村、神头村、小店河村、定沟村、宋村)——308号公路游(狮子营村、蓝静湖生态度假农庄、彦当村、刘庄村、京华村、龙泉村、延津林场、十里铺村)——66号公路游(南太行旅游度假区、郭亮村、南坪村、回龙村、松贡水村、松树坪村、秋沟村、齐王寨村、北寨村、裴寨村、韩口村、龙王庙村、富庄村、小井村)。
2、自驾车乡村精华游
226号公路游(秦庄村、金亭银杏苑、坟上村、耿庄村、石屏村、西代庄村、山岭村、龙卧岩村、东拴马村、猿猴沟村、神头村、小店河村、定沟村、宋村)——66号公路游(南太行旅游度假区、郭亮村、南坪村、回龙村、松贡水村、松树坪村、秋沟村、齐王寨村、北寨村、裴寨村、韩口村、龙王庙村、富庄村、小井村)。
(三)鼓励形成三大乡村美食系列
主要鼓励黄河生态美食、老家乡村美食、太行山珍美食三大乡村美食系列品牌。
(四)助力完成四大乡村风情小镇
主要包括:南太行旅游服务中心风情小镇、宝泉旅游服务中心风情小镇、万仙山游客服务中心风情小镇、陈桥驿宋文化风情小镇。
(五)支持打造八大系列休闲农业品牌
支持打造太行山村、牧野乡村、明清印象、红色精神、主题农庄、北方江南、乡村花海、乡村运动八大系列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新乡市“十三五”期间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见下表)。
新乡市“十三五”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规划表
项目名称 |
位置 |
投资 (亿元) |
主要建设内容 |
效益 |
陈桥驿旅游产业集群 |
封丘县 |
15 |
通过陈桥街区仿古改造、湿地恢复、荷花种植、周边万亩油菜花种植,打造陈桥驿旅游产品集群,引领新乡东南部旅游产业发展。 |
|
226号公路提升 |
原阳县、延津县、卫辉市 |
0.8 |
以226省道为基础,通过两侧景观打造、自行绿道打造,鼓励两侧休闲农业发展、串联并提升两侧主要旅游区等措施,将226省道提升打造为新乡市226号公路乡村旅游景观大道。 |
|
308号公路提升 |
获嘉县、新乡县、新乡市区、延津县、封丘县 |
0.5 |
以308省道为基础,通过两侧景观打造、自行绿道打造,鼓励两侧休闲农业发展、串联并提升两侧主要的休闲农庄等措施,将308省道提升打造为新乡市308号公路乡村旅游景观大道。 |
|
自行车绿道系统打造 |
新乡 全市 |
0.6 |
主要线路包括:黄河大堤、308号、226号、66号公路四条主要道路;支线包括:连接四条主要道路的支线系统、以及连接各景区的旅游通道、自行车道、乡村道路等诸多支线。 |
|
凤泉区九龙湖休闲度假项目 |
凤泉区 |
5 |
依托世利农业苑和金亭银杏苑现状,整合老道井村土地资源,建设五星级半岛酒店,筹建第三系博物馆,打造占地800亩的集采摘、餐饮、游乐、健身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
提升凤泉整体形象,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并增加6000名旅游从业者。 |
新乡市金亭休闲养生农业庄项目 |
凤泉区 |
0.5245 |
建设一个观音土矿泥浴健身园、农家宾馆,田园休闲养生养老院、多功能会议厅、餐厅,自酿葡萄酒乡村酒庄、智能化自耕菜园等。 |
|
新乡市大牧野庄园 |
牧野区 |
0.7 |
生态农业和养殖、无公害绿色大棚、果品种植、珍奇树种培育。 |
|
封丘县树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
封丘县 |
0.8 |
建设占地200亩树莓种植基地及饮品生产线、饮料生产线 |
|
封丘县应举镇观光休闲高效农业园 |
封丘县 |
2.5 |
观光、旅游采摘体验高效、园林苗圃,农业休闲旅游 |
|
河南北方园林景观展示生态园区 |
获嘉县 |
2.3 |
占地面积2507.86亩,培育8-10个市场前景好,培育价值高、适应范围广的园林植物园,进行规模化培育,打造获嘉“花木之乡”的品牌。园林景观实景及北方中原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 |
|
蓝静湖休闲度假村 |
获嘉县 |
0.45 |
住宿、餐饮、休闲体验、康体度假 |
|
金沙湾度假村 |
获嘉县 |
0.3 |
洗浴体验、住宿、餐饮 |
|
新乡市红旗区城郊型观光农业园 |
红旗区 |
1.2 |
城郊型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园,果树及露地蔬菜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鲜切花及园林苗木种植,整个园区的综合农事体验中心,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项目。 |
|
河南华实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
卫滨区 |
3 |
本项目致力于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绿色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食用菌种植、城市家庭菜园租赁、农业信息生产、农业技术服务、苗木花卉、果树种植、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与一体。并着重打造城市菜园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直送、现代农业联网、垂钓园、青少年实践基地、农家原生态餐饮、露天矿泉洗浴等。 |
项目建成后直接安置就业岗位450个,间接带动安置养殖业、住宿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劳动力1000 余人,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产品体系选择,既要立足于新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也要高瞻远瞩,瞄准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研究休闲农庄、主题农庄、自行车绿道、山地步道、自驾车绿道和乡村俱乐部等乡村旅游新型业态和高端产品,确定相应的产品发展目标。
休闲农庄是以乡村休闲主题为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农民为经营主体,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具有明确功能分区和一定数量建筑设施的休闲旅游业态。按照国内一般标准,休闲农庄占地规模不小于100亩,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景观分布合理,参与性强且类型多样。
为此,新乡应该发挥农业资源、农耕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凸显豫北乡村旅游资源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促进大农业、大文化、大生态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打造特色突出、业态高级、规模集聚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以休闲农庄为主导、多种业态并存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十三五期间,新乡市主要鼓励以下两类休闲农庄发展:
(1)休闲农庄:选择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较好的农作物产区,因地制宜,拓展功能,打造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农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培育集农业科普、农园观光、林果采摘、园艺展示、生态休闲等多项功能的休闲农庄。
(2)主题农庄:发挥新乡农业特产资源数量大、类型多、价值高优势,以太行文化、黄河文化、中医药文化、餐饮文化、牧野文化为主题内容,在南太行山、山前平原、沿黄区域等农业特产资源富集地区,打造个性鲜明、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主题休闲农庄。
发挥黄河自然生态走廊、文化走廊特色和优势,以沿岸地貌生态和滩区湿地生态为基底,以黄河文化为灵魂,培育以自然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商务度假为主要功能的休闲度假农庄;沿黄湿地滩区建设以体验为主导业态的亲水休闲村。
发挥太行山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多样优势,挖掘整合山地景观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现代体育运动资源,打造集山地观光、生态休闲、康复养生、运动健身、山居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休闲度假山庄。
发挥新乡非物质文化原生性强、地域特色鲜明优势,选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县区,集聚周边地区特色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作坊、戏曲说唱等文化资源和要素,培育以乡土文化为灵魂,具有民俗风情展示、农耕生活体验、美食文化体验、商务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民俗文化风情园。
依托新乡村庄的空心化,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城市居民消费条件,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标准,具备乡村休闲、餐饮住宿、洗浴、娱乐、运动休闲、商务、会议等综合功能的高级农家乐。一般由企业投资经营,将城市现代酒店设施和服务水平,移植到乡村生态环境中来,体现乡村特色。以传统农家乐为基础,结合当地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以满足游客享受农庄式田园生活为发展方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拓展旅游功能,强化服务管理,丰富产品形态,突出地域生态和文化特色,增加休闲体验内容,实现农家乐转型升级,形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乡村酒店。
乡村俱乐部依托于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是融餐饮、住宿、游玩、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俱乐部,定位高端,主要针对城市人群商务旅游、庆典会议、怀旧体验、康乐活动、拓展培训等需求,全方位高品质满足游客商务休闲度假要求。乡村俱乐部提供给会员的产品,除了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观、有形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无形的服务。乡村俱乐部所秉持的是高品质的休闲环境,尽其所能提供俱乐部会员最完善、最舒适以及最自由的休闲空间。
适应商务休闲、会议庆典、运动健身、拓展培训等现代需求,创新新乡乡村旅游发展业态,适度发展乡村俱乐部。在基础条件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太行山区、沿黄区、平原区,打造融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商务会馆俱乐部;在自然风景优美、休闲资源丰富的近山亲水地带,打造以康体健身为主导业态,集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山居度假等多种功能的运动休闲乡村俱乐部。
按照游客亲近自然、感受绿色休闲空间的需求,在农业田间道路、河渠、黄河沿岸建设生态绿道,打造连续、安全、舒适、完整的慢行步道交通网络。将市内平原农区的乡级、村级公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观光、游憩等复合功能的转变,打造具有休闲运动、观光体验功能的自行车休闲道路系统。按照优美的生态环境、统一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等要求,改造平原农区县级公路、省道和国道生态环境、增加旅游设施,构建串联相邻旅游节点的自驾车绿道。
依托山间道路、山林小路和防火护林通道,结合山区地形地貌和植被状况,在南太行山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富集地段,培育具有山地观光、运动健身、探险科考等多项功能的登山步道。
(一)点线面开展品牌创建与推介
在面上,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村的创建,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产业优势良好、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村。
在线上,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根据季节特点和小长假时点分布,有步骤、有重点、分时段向周边省市推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自驾车和自行车精品线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形成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专题、广播有声音的立体宣传推介格局。
在点上,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创建、最美休闲乡村推介、美丽乡村试点创建三项工作整合为新乡市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在全市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形成多点开花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二)着力培育农业文化遗产
着力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每两年认定一批,不断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开拓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传承的途径、方法,逐步形成动态保护、传承和利用机制。
(三)鼓励培育各具特色的多样品牌
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公益性强的农事节庆活动,如农业嘉年华、农业公园、星级农家乐(农庄)、创意农业精品等。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旅游局、旅游乡村、乡村经营户共同努力,凝聚共识,形成上下联动、规范有序、创新协调、充满活力的品牌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
(四)全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积极与高等院校或者旅游科研机构公司等展开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旅游合作社、整村推进等全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十三五期间,至少展开三至五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试点,并做好部分新模式的推广工作。
新乡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加快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人文和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和互动发展,促进新乡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一)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只吸附农村的优质劳动力、农副产品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就是要破解这一发展模式,有利于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关键举措之一,强调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要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的农村道路、通信、通电、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资源独特的小城镇建设入手,强化特色景观村镇建设,加强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旅游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二)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农业现代化是多功能农业,新的社会需求不仅为农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推进农业产业由食品保障和原材料供给单一功能向生态、观赏、休闲、美化等多功能转变。从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角度来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系,适应产业功能多元化的需求,把文化元素融入农业产业,发展创意农业,把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并形成规模和产业链,以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挖掘和开拓休闲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空间。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的生活,发展农业观光游。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生态园、休闲农业观光园、农业博览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体验游。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特色购物产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成果转化为旅游商品。
(三)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长期持续的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水、大气等已接近环境承载的极限,新型工业化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发展绿色经济,主张建立与环境相平衡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要求加强乡村地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目标高度一致。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就是要着力发展低碳、绿色、可持续工业,统筹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同时也引导低碳环保型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
(四)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
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形成的新型社区。在满足旅游发展条件的新型社区,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之中,按照乡村旅游标准,高起点规划农村新型社区,突出村落自然特色和文化个性,营造休闲氛围。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农村社区,通盘考虑旅游产业、土地利用、地域和自然人文特色、农民生产活动等诸多因素,将其逐项落实到社区规划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按照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标准,高起点规划,突出村落自然特色和文化个性,一村一品,营造田居氛围。同时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挖掘、传承千姿百态的民俗活动和各类农耕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弘扬、创造新的农村文化相结合,形成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乡村休闲产品和产业。
旅游形象定位主要根据旅游地资源特色和市场影响等具体条件来确定其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树立游客认可的旅游形象,从而使人产生旅游联想,扩大宣传效果。新乡市依托广阔的生态景观、良好的乡村环境、深厚的人文民俗,以乡村休闲为形象主题,结合现代化生态建设经验、农业管理经营模式和创新升级打造理念,打造生态休闲、民俗体验、休闲农业等一系列体验、休闲、度假、娱乐项目,通过良好的形象产品打造,在旅游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
(一)形象定位策略
1、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新乡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西部太行山村、中部平原乡村、南部沿黄乡村各具特色,新乡市发展乡村旅游,在其旅游形象定位方面应注重突出新乡市乡村旅游的特色,挖掘乡村旅游带给游客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感受,并且充分融入河南“老家河南”的旅游形象,形成新乡市独特的乡村旅游形象。
2、推广特色的乡村体验旅游
面对我国日益庞大的休闲度假、生态体验旅游市场,游客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新乡市乡村旅游在发展模式、产品打造以及项目建设上应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体现、农业体验项目的打造以及民俗文化的融入。在旅游形象上注重对乡村体验游的推广,针对细分市场,打造不同特色、不同活动、不同主题的体验游,选用不同的宣传口号,在市场上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形象,逐渐开拓旅游市场。
(二)形象定位
新乡乡村 · 故乡味道
(三)宣传口号
主打口号:故乡情怀 新乡味道
备选口号:故乡情怀 新乡滋味
老家河南 新乡故乡
新乡故乡 时尚太行
新乡山水 故乡情怀
心约故乡 最美新乡
何解乡愁 唯有新乡
新乡:故知,故事,故人,故乡
本规划采用CIS(Corporate Identity Sydyrm)对新乡市乡村旅游的旅游形象进行统一设计,包括以下各层次形象设计:
(一)理念识别系统设计
理念识别系统是CIS的基础、核心和灵魂,是CIS战略运作的原动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营销决策。具体到新乡市乡村旅游形象完整识别系统的建立,本规划提出两个方案,第一是“创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其二是“打造乡村体验旅游品牌”。
(二)视觉形象系统设计
视觉景观的吸引力对旅游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开发、设计、美化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是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徽标:新乡乡村旅游形象的标志。新乡市乡村旅游徽标建议方案可以考虑用太行山、石头房、土房、耕作者等形象为背景进行抽象造型和艺术表达的图案。
(2)标准字体:文字是视觉识别系统中最常用的符号之一,乡村旅游区所有路标、指标牌、导游图、旅游指南等,都应以统一性、规范性原则来传达一种独特的旅游形象。字体既可专门设计以便于书写和传播,也可由名人题写以利于提高知名度。同时,要适当使用英语、外文,以方便海外游客。
(3)标准色:色彩是最能给旅游者以强烈视觉影响的刺激物,颜色设计得当,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并直接引发游客的某种心理感受。对于新乡市乡村旅游来讲,其标准色建议为2种:一是体现乡村生机的绿色,二是体现山土气息的黄色。
(4)象征性吉祥物:采用人格化、生动有趣的吉祥物来宣扬新乡市乡村旅游的形象,容易博得公众的喜爱,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而且吉祥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促进旅游的多元化经营。建议设计欢快、劳作等不同形态组合的吉祥卡通像。
(5)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新乡市可以购买并带走的旅游商品,它是旅游形象的体现、延伸和传播最佳载体之一。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首先应体现新乡市的地方特色、乡村生态以及民俗情节。
(三)行为形象系统设计
行为识别系统是旅游CIS的动态行为过程。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主要有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巧、礼貌用语和工作态度等)、工作环境营造、经营设施管理以及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行为特征。
(1)树立道德营销观念,注重合作双赢关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景区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2)营造良好的景区点旅游环境,为争创经典乡村旅游景区而积极努力。
(3)强化乡村旅游景区的内部管理,用人性化的服务感知赢得顾客。
(4)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和宣传活动,在主要的客源地建立宣传点,开展宣传促销。
(5)在新乡、郑州、洛阳火车站以及高铁站、通往景区的主要高速、道路路口设置旅游指引标识和景区宣传广告。
(6)积极参加郑州市和河南省乃至国内的大中型旅游促销活动,利用宣传媒体及时发布知名景区的形象宣传片和产品促销信息。
(7)根据各景区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节庆活动。
(8)在旅游商品包装上推广乡村旅游标示和形象图标,背景底图印制具有标志性的太行山村、刘庄村、京华村等知名旅游景观。
(四)旅游产品形象系统设计
产品形象系统PIS(Production identity system)是在CI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市场针对性的形象系统。相对CIS来讲,PIS对顾客的刺激更加直接和有针对性。主要包含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定位、旅游产品卖点定位、旅游产品视觉风貌制定、广告及媒体的传播视觉设计、试销期旅游产品跟踪调查及年度评估等内容。
新乡市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要与全市旅游市场营销对接和互动,把新乡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有效融入全市旅游市场营销之中,并注重以下几点:
在制定战略计划之前,首先要做资源分析和市场研究。资源分析是对内的,市场研究是对外的,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为此,新乡市各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在制定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时,一是要重视对消费者的需求调查,不断挖掘直接营销诉求点,引导消费。二是要重视旅游广告宣传促销,树立新乡乡村旅游形象,唤起顾客的购买行为,达到营销目的。三是在以往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将旅游网站做成大型户外灯箱广告,通过公交车站、机场、火车站和中心广场等游人集散地,把精心包装的新乡乡村旅游形象和产品等信息广而告之;印制各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营销资料,通过本地和客源地旅行社、旅游企业服务台或入口处、省内各大旅游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代理商、郑州机场、车站、宾馆、饭店等渠道进行分发,强势打造新乡乡村旅游良好的氛围。
旅游品牌的成功打造,能够激发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和行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新乡乡村·故乡味道”为形象切入点,重点打造八大系列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即太行山村、牧野乡村、明清印象、红色精神、主题农庄、北方江南、新乡花海、乡村运动八大系列。把握游客消费走向,把握旅游创新的脉络,走精品路线,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的响亮品牌,凸现新乡乡村旅游特色。
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引导作用,一是新乡市政府要有面向未来的大局感和思维高度,充分发挥自身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引导作用,在选择投资商时,一方面要看他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更要看他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二是政府可以编制3至5年的乡村旅游营销规划,实现营销定位的长期性与分阶段实施。三是加强与周边安阳、郑州、洛阳等市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加强省内外旅游行政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努力打造“老家河南”品牌乡村旅游精品环线和实现区域间无障碍旅游。
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油菜花、桃花和迎春花开的季节,在全市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开展全市范围的乡村音乐节;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有各自特色的乡村音乐主题活动,并开展相应的乡村篝火晚会、乡村戏剧晚会、乡村运动会等活动。
各县(市)、区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特别是优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交通、交通标识标牌体系、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水电、通讯、网络设施改造和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加强消防、卫生、治安等综合治理和停车、厕所、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环境。
要加大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力度,市旅游局要会同公安、工商、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快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建设,要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推进乡村旅游智能化,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饮水安全、接待服务、经营管理、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要素,突出本地特色,将新乡乡村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服务要素中,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要素服务体系。
1、餐饮
打造黄河生态美食、老家乡村美食、太行山珍美食三大乡村美食系列品牌。
打造乡村美食系列餐饮,如红焖羊肉、新乡烧鸡、原阳凉粉、烩面、黄河鲤鱼、火烧、饸饹等新乡特色美食。
2、住宿
打造南太行旅游服务中心、宝泉旅游服务中心、万仙山游客服务中心、陈桥驿宋文化四大风情小镇。
推出度假型旅馆、经济型旅馆、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青年旅馆、家庭旅馆、农家客栈、农家乐、露营地等多种形式乡村旅游住宿。
3、通行
重点打造黄河大堤、226号公路、308号公路、66号公路四条特色景观道路。
打造南太行“云中步道”徒步旅游道路系统。
4、游玩
重点打造乡村音乐节,开展艺术化乡村旅游。
推出两条经典乡村旅游线路,打造四条不同特色的旅游景观大道,打造特色乡村游玩项目。
5、购物
依托自身特色,开发特色老家礼品系列。
乡村土特产系列:原阳大米,封丘金银花、小米,辉县山楂、柿子醋,延津石磨香油、无花果脯,获嘉彩色小麦等。
乡村工艺品系列:辉县的乡村服饰、剪纸、指墨、根雕、木雕、石雕、烙画、山核桃工艺品,卫辉的桃木剑,延津柳编,新乡城区的泥塑、面塑等。
乡村美食系列:红焖羊肉、新乡烧鸡、原阳凉粉、烩面、黄河鲤鱼、火烧、饸饹等。
乡村文化商品系列:乡村明信片、专题风光片、精品摄影画册、图册和音像制品、旅游指南、扑克牌、纪念徽章、纪念币等。
6、娱乐
打造新乡市特色的乡村音乐节,依托新乡市各旅游节庆活动,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设计乡村音乐主题活动,并同时开展相应的篝火晚会、曲艺节会、乡村集会、乡村运动会等活动。
结合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整体保护和提升乡村自然和人文生态,实现新乡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乡村生态安全网络
依托山体、河流、干渠等自然生态空间,积极推进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构筑区域生态网络。加强全市主要河流、重点水源涵养区、沿黄区域等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加强黄河湿地恢复与保护,保护山区生物多样性。推进平原地区绿化防护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等成果。加快矿区生态恢复治理,促进生态型城镇建设。
(二)加强乡村自然环境保护
改善乡村水环境质量,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源,严禁企业和居民直接排放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居民生活和旅游接待设施排放的废水。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乡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电子垃圾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调整乡村燃料结构,建立沼气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控制、监督农家乐饭店的厨房油烟排放。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加大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力度。
(三)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保护和补充耕地资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打造农业和再生资源等领域循环产业链,实施乡村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等示范试点工程,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循环农业示范试点工作。
(一)保护乡村物质文化遗产
加大对古村镇、宗祠、牌坊、寺庙、名人故居的保护力度,划定相应保护范围和监控地带,避免破坏性开发。保护乡村地区古城墙城址、古河道、古井、古楼、古树等知名文化遗址,设立保护标志牌,发挥互联网优势宣传文化遗址保护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普查、认定、规划、宣传工作。实施戏曲、美术、舞蹈、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编制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开发规划,做好非物质文化宣传展示活动,积极申报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提高乡土文化知名度,创新形式,拓展功能,融入时代元素,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增加体验性、参与性内容。积极组织举办庙会、社火、戏曲、书唱等节会活动,不断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认定和命名工作,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面融入乡村旅游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乡村旅游活动中,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
(1)新乡市成立至少由市级领导挂帅、由各相关部门领导、旅游企业领导、相关旅游协会会长、旅游界代表共同参与的“新乡市乡村旅游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乡村旅游的组织、筹划、指导和协调工作,研究协调解决乡村旅游中的有关问题。
(2)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乡村旅游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工作。
整合乡村现有散小的休闲农庄和旅游乡村,成立“新乡乡村旅游发展联盟”,实行三统一:进行统一品牌、统一培训、统一推介;四互动:门票互动、信息互动、市场互动、活动互动。采取最先进的发展理念,打造新乡乡村旅游品牌,在全国实现第一个乡村旅游整体包装地级市,促进新乡乡村旅游在“十三五”期间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1)新乡市各县(市)、区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旅游人才队伍,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行业部门、重点乡镇、重点乡村抓好一支懂业务、善管理、能创新,通晓乡村旅游政策、法规和规律的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带领乡村旅游发展。
(2)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技能人才的培训,各级农办、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旅游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特色旅游村的村组干部培训工作。
(3)通过远程教育、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全面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服务水平,建设一支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1)新乡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好、成效突出的县、区倾斜;探索建立以奖代补的资金引导机制。财政拨出专款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项目规划、形象推广、市场开拓、资源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与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形成资金捆绑使用。
(3)推行股份制和多种形式融资,大力引导各类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发展,鼓励更多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领域。
(4)加强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户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鼓励中介组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等服务。
(5)探索推行动产抵押、权益抵押、林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担保形式,着力解决乡村旅游资金难题。
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用地;鼓励乡村旅游点建设小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享受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政策;对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外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农户,要在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支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依法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经营户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按规定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