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15号提案
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集体委员组: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南太行旅游环线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新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结合了南太行发展的实际形势,顺应了新乡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议直指要害、深入浅出,不但思想有高度,同时还能落地可操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答复如下:
新乡市辉县市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人口93万,辖22个乡(镇)街道,540个行政村(含7个移民村),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共工故里,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辉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南太行旅游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八百里太行精华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被誉为“太行最精萃部分”。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1188平方公里,辉县境内1080平方公里。现有A级景区8家,其中5A级1家(八里沟),4A级5家(万仙山、宝泉、轿顶山、 关山、五龙山),3A级2家(百泉、秋沟),还有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和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有南太行、宝泉西沟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郭亮洞、裴寨村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宝泉成为全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自然山水景区,2023年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被评为 “全国黄金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我市将乡村旅游作为我市重要工作之一,全力推进。作为旅游部门,在注重景区品质提升的同时,更是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我市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
一、打造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新乡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
近年来,以“交通兴市”战略为牵引,以路网畅通工程为载体,聚焦打造多元一体、外畅内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实施了一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全力推进旅游公路环线建设。截至目前,辉县市境内公路网总里程已达到2100余公里,其中,境内沿太行高速、新晋高速、鹤辉高速总里程108公里,拥有6个收费站出入口,拥有3个服务区和1个停车区,周边游一小时辐射圈直达郑州、新乡、焦作、鹤壁等大型人口密集城市。2024年5月,新晋高速韩口隧道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场认证为世界最长的公路螺旋隧道。在悬崖峭壁上修建高速公路,结束了晋新高速“断头路”的历史,为豫晋两省打通了一条幸福之路、发展之路,有效带动太行山革命老区发展振兴,对豫晋两省的相互交通、物资流通、旅游发展、工农业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南太行地区已形成便捷畅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二是坚持以路为景、路景结合,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路线。精心打造完成迎宾大道X013凤辉线、田园风光路X036黄马线、乡村旅游路Y004北张线等90余公里16条精品线路,高标准实施绿化和景观提升,完善沿线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快进慢游深体验”的交通旅游模式。三是结合河南省“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网规划,正在加快启动实施45公里的旅游环线S230沿南太行线辉县林州界至辉县上八里镇段建设,完善沿路周边驿站、民宿、营地等配套设施。这条线路在辉县市在《辉县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均有提出。
自驾旅游环线的打造,目前并不适用于南太行部分地区,将会影响景区正常经营,并增加安全事故风险。一是八里沟景区包含八里沟、九莲山、天界山三大游览区,天界山自驾线路一旦放开,其它游览区也将无法管控。二是景区内没有停车场,景区入园游客中散客自驾占比达到60%以上,景区日均小车数量达上千辆,如放开自驾车游客进入景区,将造成每日交通拥堵;同时进入景区自驾车辆乱停乱放,造成景区秩序混乱,并进而引起景区与涉旅镇村矛盾,不利于当地社会安定。三是八里沟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在新乡、辉县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历经5年才创建成功,目前的管理模式是5A创建至今才摸索并运行出一套较为成熟管理模式,打破将造成景区管理极为困难。四是天界山道路属于盘山公路,坡陡弯急,车行道仅为双向2车道,部分弯道极为狭窄,错车不便,且有山体落石安全隐患。五是景区交通费收入占比较高,一旦自驾游客放开,该部分收入将锐减。六是大量自驾游车辆在景区内穿行,不利于保障景区内游客和村民人身安全,安全事故风险将大大增加。
二、突出特色、挖掘内涵,提高农村休闲旅游产品品质。
一是通景公路沿线生态建设不断提升。通景公路是高速、干线公路与景区的连接线,是全市旅游形象的“门面”。近年来,借助交通部门打造“美丽农村路”,各地将生态适应性、景观统一性、视觉通透性等美学要求纳入创建原则,不断提升通景道路周边环境。辉县市三庆桥通往上八里的樱花大道成为辉县旅游的颜值担当。凤辉线、黄马线、高黄线、卫吴线、军民共建路、西申线等沿线道路绿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平原示范区、原阳县控导工程连接线穿滩1号公路、卫辉市Y006车西线最美“风车天路”已成为网红打卡路,将“交通线”变成“风景线”,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景象。
二是交旅融合新产品不断涌现。做好交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创新性激发和释放旅游消费新动能,实现交通助力旅游资源产业化、市场化。推出优质慢行、骑行等休闲健身路线。完善赛事配套,推进“通道”向“赛道、步道”转变,利用挂壁公路、国际登山健身步道、太行崖壁、沿黄生态廊道等旅游公路资源,打造骑行、徒步、自驾等精品体育旅游活动,近两年举办的南太行徒步、骑行赛吸引近30000名全国体育运动爱好者参与。2021年,新乡南太行户外徒步线路是全省唯一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南太行军事体验园、张北国际滑翔基地、宝泉端午龙舟赛、中原农谷凤湖龙舟公开赛等特种越野、低空滑翔、水上旅游产品逐步成为新亮点。
三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鼓励培植乡村农旅、文旅新业态,打造文化、休闲、旅游等各类主题村庄,激发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2021—2022年期间,拍石头乡张泗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了新乡市零的突破;冀屯镇、上八里镇被评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凤凰山等6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花七森林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南太行军事体验园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园区;常村镇、常村镇百间寺村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2023年,轿顶山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万仙山郭亮旅游休闲街区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南寨镇槲漫村、北寨村、清水坪村,张村乡裴寨村,南村镇西王村,洪洲乡西土楼村等6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冀屯镇益三村食用菌园区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园区;上八里镇被评定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回龙村被评为2023年“全国十大美丽乡村”。沙窑乡郭亮村、上八里镇回龙村、松树坪村、薄壁镇圪针庄、南寨镇清水坪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四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打响我市红色文化品牌,依托郭亮村、裴寨村、回龙村等一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近两年,接待红色研学游客20000余人次;2021年,裴寨村、回龙村、郭亮洞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85条“山乡巨变•美在中原”精品线路;新乡市南太行创业精神红色旅游景区(郭亮洞、裴寨村)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五是民宿发展拉动消费增长。顺应游客追捧的“美食、民宿、慢生活”旅游组合,狠抓“民宿经济”“品牌经济”,点燃旅游消费新热点,持续推进民宿项目建设和品牌创建。目前,拥有总投资约1.5亿元的三湖小镇、三友山舍、五道岭山水涧、万仙山谢晋居、八里沟惠然居等建成并运营精品民宿30余家;拥有总投资约5亿元的南太行宿集、宝泉七贤山居民宿村、张泗沟“太行秘境”民宿续建项目、上八里镇南坡栗园等在建民宿项目。已成功创建全国乙级旅游民宿1家(林境三湖小镇民宿)、河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3家(林境三湖小镇民宿、山的礼物•太行秘境乡野度假民宿、惠然居民宿),新乡市级精品民宿22家(水泉映月、秀水湾老院子、谢晋居等),等级民宿数量和质量均领先全省。
三、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在民宿发展上,我们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民宿发展保驾护航。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我们注重规划引领,鼓励企业或村编制操作性强的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先后指导张村乡滑峪村、平岭村、里沟村、黄水乡韩口村、常村镇五龙山、百泉镇五里沟村、沙窑乡新庄村、南寨镇蒿地掌村等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近20部,为今后整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规划遵循。同时,鼓励各乡镇在乡镇规划里增加、深化或编制本乡镇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鼓励乡镇对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好的村、点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合理布局,形成聚集性强,特色明显的旅游产业。
四、政策扶持,精心创意策划乡村康养特色旅游项目。
以项目建设作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施“康养+旅游”战略,强力推进总投资约20亿元的宝泉•白陉水镇(一期)项目,打造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内特色生态小镇;积极适应巩固衔接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树牢“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与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融合。2023年共计申报33个旅游产业项目进入2023-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库,计划争取上级各类资金约1.2亿元。2024年安排6个项目,计划争取资金2180万元,涉及薄壁、沙窑、常村镇、拍石头乡、上八里、南寨等8个乡镇。项目的实施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并能与村集体、村民等建立有效利益连接机制,让村更美、让民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南太行旅游资源富集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通景提质”工程,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新乡市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打通景区串联道路、提升景区通达道路等级、构建景区旅游环线,谋划建设“太行天路”“黄河古都”“牧野风云”三大主题旅游公路,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精品旅游风景路线;切实提高对旅游公路建设的重视,主动将旅游元素融入旅游公路及附属设施建设,在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主动协调对接,与交通等部门形成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合力;增设驿站、观景台等旅游设施,助力品牌突出、层次分明、特色彰显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构建。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南太行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新乡文旅业的发展。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