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16号提案
答复的函
尊敬的艾建民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南太行文化旅游带建设”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新乡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结合了南太行文化旅游带发展的实际形势,顺应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议直指要害、深入浅出,不但思想有高度,同时还能落地可操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文旅行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文化、大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文化繁荣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改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旅游新业态布局,不断迭代和升级旅游新业态品质,持续推动南太行文化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
一、南太行地区基本情况。
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总面积约1188平方公里,包括辉县市、卫辉市及凤泉区凤凰山部分地段,其中辉县占1088平方公里,卫辉市368.24平方公里,新乡南太行旅游资源荟萃了太行自然山水与人文资源精华,资源品质高、类型多样、特征明显。根据2003年全市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涵盖旅游资源8个主类,30个亚类,117个基本类型,2010个旅游资源单体,拥有的资源数量占到新乡全市的60%,其中极品级旅游资源单体13处,优级旅游资源单体77处,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53处,占总量的1/5以上。截止目前,南太行区域共有12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1家(八里沟),4A级景区9家(万仙山、宝泉、轿顶山、关山、五龙山旅游区、跑马岭、龙卧岩、比干庙、潞王陵),3A级景区4家(百泉、秋沟、大禹湖、同力水泥工业旅游景区);省级度假区4家(新乡市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新乡市宝泉西沟旅游度假区、辉县市轿顶山旅游度假区、卫辉市苍峪山旅游度假区)。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新乡宝泉体育旅游基地被认定为2023年河南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河南宝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辉县市轿顶山旅游开发服务公司被河南省体育局评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卫辉市比干庙景区被中国侨联认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卫辉市跑马岭景区、龙卧岩景区被认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卫辉市龙卧岩景区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宝泉被评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
二、南太行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政策支持,激发文旅行业发展活力。
2020年,成功召开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结合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前期座谈、专题调研等方式,理思路、定目标、提要求、敲重点,印发《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新发〔2020〕17号)、《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通知》(新政办〔2020〕154号)、《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新政办〔2020〕153号)等文件,提出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2021年,为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新乡市文旅产业发展奖补引导资金使用办法(试行)》(新政办〔2021〕127号),从项目建设、宣传营销、品牌创建、智慧文旅等四个方面细化资金奖励措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以小资金撬动市场大活力,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二)品牌提升质量,推动基础建设。
一方面大力推进实施“星A计划”。通过创建旅游景区龙头品牌去打造精品,以创建促升级,使南太行旅游业态产品更加丰富。宝泉景区自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投资20亿元建成崖天下景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底观景平台”祥云观景台、“世界上山体内的最高电梯”L型洞穴电梯、“世界上最大单体单层轿厢”洛伽寺索道等三大世界之最;投资2亿元对原有宝泉·大峡谷景区的游客中心、入口停车场等咨询集散体系,全景导游牌、方向指示牌等标识系统体系,以及外围周边环境整治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五龙山旅游区自2020年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来,累计自筹资金投入1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市南太行地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文旅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对标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河南省旅游特色村等行业标准,对纳入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品牌的重点单位上门服务,就乡村设计、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康养旅居等问题,组织专项工作组上门服务,实地指导水磨村、清水坪村、伯玉村和杨厂村等多个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谋划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乡村康养旅游产业项目。重点围绕旅游要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服务能力和提升服务水平、帮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带动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人口)深度参与,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目前累计已对全市25个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进行对口帮扶,包括南太行区域张四沟村、郭亮村、南寨沟村等8个村庄。南太行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三)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北魏孝文皇帝吊比干文碑等4通古碑入选全国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认定公布新乡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53处(件)。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和文物防护项目资金,百泉孙征君祠、徐世昌公馆等文物修缮工程通过竣工初验,河朔图书馆旧址、原武城隍庙等文物防护工程扎实推进。认定培育“类博物馆”9家,诚成诚信博物馆荣获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卫辉市博物馆完成陈展并对外开放,全市6家免费开放博物馆接待观众47万人次。文物交流展示和活化利用持续深化,央视《潞简王墓》纪录片完成实地取景,《国宝中的新乡文明》文物纪录片完成拍摄。二是注重非遗传承发展。非遗传承场馆建设步伐加快,认定公布市级非遗展示馆7个、传习所14个、传承基地6家。在全省率先评选21家非遗工坊,通过非遗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成功举办首届牧野非遗鼓王争霸赛、非遗文创年味大集等活动,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100余场,7名非遗青年入选河南省“青年请出列”名单(全省第5)。三是着力打造文化名片。作为河南馆唯一艺术表演项目的箜篌惊艳深圳文博会,受到中宣部主要领导肯定。集文化馆、研学馆、史展馆等于一体的箜篌博物馆新馆初步建成。箜篌非遗传承计划稳步推进,先后培养箜篌传承人600多人,箜篌艺术教育培训进入全市中小学。邀请中国乐器协会领导实地指导,“中国箜篌之乡”文化名片逐步叫响。
(四)打造优秀人才队伍,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通过选派参加上级赛事展演、举办大型活动等挖掘优秀人才,演艺公司万正红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实现我省地市级该奖项零的突破),刘亚飞获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金奖,6人入选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7人被评为省文旅文创先进个人,我市来自南太行地区的三名优秀讲解员组成的代表队在全省红色讲解员大赛中总分排名第3,为“兴文化”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旅游线路持续提升。
新乡市文旅局始终坚持丰富优质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推动南太行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出游需求的工作思路,鼓励、指导有特色文旅资源的乡村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整合周边资源,积极策划推出新乡乡村旅游优质线路。“五一”假期前夕,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河南省5个地市的5条线路入选,我市卫辉太行赏花之旅入选。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前夕,文化和旅游部策划“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河南省5条线路入选,卫辉“诗画金秋”丰收喜乐之旅入选。
(六)宣传推广助力文旅出彩。
一方面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围绕“老家河南·畅游新乡”等主题,策划举办八里沟山海徒步音乐节、宝泉山谷露营节、中原农谷首届桃花节、封丘油菜花旅游季等活动65场。另一方面创新文旅宣传营销。邀请浙江卫视走进宝泉录制《青春环游记4》,景区网络曝光量大幅提升。借势《封神》电影热播,策划实施“跟着《封神》游新乡”活动,创排《同盟封神大典》话剧,推介新乡文化文物资源。比干庙、武王庙等文旅景点纳入网易《我的世界》游戏场景。南太行文化旅游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新乡文旅在潜移默化中走进青年游客群体。
(七)打造旅游交通体系,推进新乡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
近年来,以“交通兴市”战略为牵引,以路网畅通工程为载体,聚焦打造多元一体、外畅内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实施了一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全力推进旅游公路环线建设。截至目前,辉县市境内公路网总里程已达到2100余公里,其中,境内沿太行高速、新晋高速、鹤辉高速总里程108公里,拥有6个收费站出入口,拥有3个服务区和1个停车区,周边游一小时辐射圈直达郑州、新乡、焦作、鹤壁等大型人口密集城市。已形成便捷畅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二是坚持以路为景、路景结合,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路线。精心打造完成迎宾大道X013凤辉线、田园风光路X036黄马线、乡村旅游路Y004北张线等90余公里16条精品线路,高标准实施绿化和景观提升,完善沿线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快进慢游深体验”的交通旅游模式。三是结合河南省“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网规划,正在加快启动实施45公里的旅游环线S230沿南太行线辉县林州界至辉县上八里镇段建设,完善沿路周边驿站、民宿、营地等配套设施。这条线路在辉县市在《辉县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均有提出。
三、下步安排。
我们将深入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对于加快推进南太行文化旅游带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要求,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力度,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抓手,建立健全新乡文旅产品体系,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南太行文化旅游带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新乡文旅业的发展。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