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21号提案 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31 09:45:29  发布人:  阅读次数:82次

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21号提案

答复的函

 

尊敬的武昭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高品质近郊游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关于打造高品质近郊游对策建议的内容指导了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现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乡村近郊游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产业,为更好发挥乡村近郊游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我们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进乡村近郊游高品质发展。

一、规划引领,明确乡村旅游战备布局。

2021年,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新乡市文旅产业发展奖补引导资金使用办法(试行)》通知(新政办〔2021〕27号),其中明确成功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单位可申请奖补资金,为实现我市乡村旅游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撑与支持。近年来,指导组织评审通过了《新乡南太行万仙山、关山、八里沟区域总体规划》、《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里沟乡村旅游区总体规划》、《平岭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区域性乡村振兴规划文件;制定了《新乡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通过规划的制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抓手和发展的重点。

二、全域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一是文旅消费品牌。辉县市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文旅消费示范县。二是A级景区品牌。宝泉通过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定,五龙山旅游区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定和专家组现场验收,同盟古镇、王府井奥莱·平原小镇、同力水泥成功创建3A级景区,同盟山成功创建为2A级景区。三是研学旅行品牌。宝泉景区被评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斩获国家级招牌。培育指导全市中小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营)地1所、省级4所、市级35所。宝泉、轿顶山研学课程入选2021年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课程。四是康养度假品牌。新增卫辉苍峪山旅游度假区、辉县轿顶山旅游度假区等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产品持续扩容。指导万仙山郭亮旅游休闲街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凤泉区五陵村等15个村庄成功创建为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五是文化产业品牌。辉县市、原阳县纳入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新乡县大召营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六是加强非遗传承。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新增省级非遗项目16个,提请市政府公布了第六批73个市级非遗项目。久鼎箜篌被评为第四批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长垣、辉县入选省第一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郭亮村、宝泉景区、官路西村入选“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行动遴选营地,张氏经络传承人张喜钦、烹饪技艺传承人李志顺入选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7人入选“河南省非遗新青年”,2名传承人作品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信贺刺绣入选河南省“外事礼品”。聚焦优秀非遗传承创新实践,开展了“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线上非遗展演等活动。

三、品牌引领,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一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锚准“国字号”“省字号”品牌,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活动,辉县张泗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我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成功培育南太行军事体验园等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9家,凤泉区潞王坟乡等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8个,凤泉区潞王坟乡坟上村、耿黄镇南张门村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8个。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线路。我市5条线路被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推出的“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栏目推广宣传,辉县市郭亮村入选文旅部、央视联合摄制的大型探访类节目《山水间的家》。万仙山、八里沟等景区入选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编著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利用“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推出“且把新乡作故乡”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三是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标准引领民宿高质量发展,林境三湖民宿成功创建首批全国乙级民宿,林境三湖民宿、山的礼物、惠然居3家民宿被评为全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评定市级精品民宿33家。目前,辉县、卫辉等南太行区域初步形成以红豆岭、凤凰古村、素居石院等为代表的乡野度假民宿群,全市民宿达91家,客房近1500间。

四、积极培育,文创产业持续加力。

成功牵手泡泡玛特,泡泡玛特全球客服中心、区域旗舰店建设加快推进。挖掘培育华冠、解忧造物、南太行文创等一批文创企业,开发文创产品200余款。“新小爵”系列、“十二生肖”香囊等亮相深圳文博会、鹤壁文博会备受推崇,首款城市文创冰淇淋多次登上热搜,融合新乡元素推出“玉璧馨香”等10余款文创月饼深受市民喜爱,辉县太行柴瓷、核桃微雕、卫辉工艺葫芦等多次受邀参加大型展会,集辉县山楂、卫辉卫红花、封丘金银花等特产的文创礼盒作为豫台经贸洽谈会伴手礼,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类型文创产品倍增,文创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市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通过馆企合作、馆校合作,推出“牧野礼物”50余件(套) 。

五、不断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2座“馨香书坊”有序建设。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持续推进,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2124家,拥有社员1.3万余人,李世萍宋绣文化合作社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文化合作社创新案例,一批基层文化能人得到发掘。“新乡文旅云”平台建成运营,省市县数字文化平台互联互通,发布活动视频6.8万个,推送文旅资讯、活动直播、文创信息2000余条,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新乡县融媒体中心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卫水情”等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第二届惠民文化节备受群众青睐。先后组织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1200余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000余场。封丘县城关镇东街村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点位,全市“四季村晚”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市演艺公司创排的现代豫剧《太行之子》荣获河南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先后应北京市委宣传部、广西文旅厅、北海市旅游文体局邀请,参加“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剧目、第十届中国东盟戏剧周优秀剧目、“广西有戏演艺消费季”等。

六、举办活动,加强文旅宣传营销。

围绕“老家河南·畅游新乡”等主题,策划举办八里沟山海徒步音乐节、宝泉山谷露营节、中原农谷首届桃花节、封丘油菜花旅游季等活动65场。邀请浙江卫视走进宝泉录制《青春环游记4》,景区网络曝光量大幅提升。借势《封神》电影热播,策划实施“跟着《封神》游新乡”活动,创排《同盟封神大典》话剧,推介新乡资源。发布悬崖度假、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牧野探古等10条夏季特色旅游线路,12个景区(点)入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线路。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