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22号提案
答复的函
尊敬的赵黎波委员:
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活态转化中得到高水平保护传承,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推进非遗融入工程。深入参与全省“非遗点亮计划”,融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辉县郭亮、宝泉景区和长垣官路西村3个营地入选青年乡村营造行动。积极打造非遗工坊项目,融合乡村振兴大局,2023年全市认定非遗工坊21个,吸纳脱贫人口826人,培训人数5935人次。辉县市、长垣市入选省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评选首批市级乡村工匠16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爱荣被评为国家级乡村工匠,非遗箜篌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鲁璐、非遗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刘玉伟分别入选国家、省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二、推进非遗体验设施建设工程。以非遗体验设施建设为抓手,为游客提供近距离体验非遗技艺的空间,2023年共评选非遗展示馆7个、非遗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基地6个。组织非遗静态、动态展演展示近3000场次,石榴巷非遗街区、箜篌博物馆等成为旅游新地标,面塑、泥塑、剪纸等研学课程成为游客体验新乡文化的新选择。
三、实施非遗产品创新开发。以项目为主体、文化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引导剪纸、“辉县窑”烧瓷技艺、木雕、宋绣、面塑、箜篌等非遗项目充分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文创产品100余种。同时,组织首批“新乡礼物”遴选,共选出非遗文创产品80件,通过线上网络销售、线下店面打造,实现非遗旅游商品差异化发展。
四、推进非遗传播工程。坚持非遗保护传承社会化、大众化方向,利用传统节日组织非遗牧野鼓王争霸赛、舞龙舞狮大赛、武术展演赛等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024年非遗牧野鼓王争霸赛、舞龙舞狮争霸赛、传统武术武术展、非遗民俗展演,在线群众达200万人次,深受群众好评。持续办好国家级非遗项目“百泉药交会”、省级非遗项目“比干祭典”等活动,积极参加“河南非遗年度人物”推选、非遗媒体采风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注重媒体传播。通过央视及地方广播电视台加大非遗宣传,2024年3月份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市非遗项目面塑、太行核雕、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河南电视台报道了我市石榴巷非遗市集,新乡交通广播以“龙兴新乡 我看非遗”为主题,对话7位新乡非遗新青年,有力宣传了新乡非遗。与市政协联合开展《新乡非遗传承人》文史图书资料征集出版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