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327号提案
答复的函
尊敬的吴世立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卫河资源开发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关于卫河资源开发的建议与设想指导了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现对您的提案答复下:
《新乡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显示,大运河新乡段是指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新乡段,由运河主线卫河新乡段(约75公里)及其水源大沙河(也称小丹河,约 24 公里)、百泉河(约20公里)组成。
近年来,我市文旅行业围绕“千年运河”主题,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阐释大运河时代价值和时代精神,延续壮美大运河的千年神韵,使大运河成为新时代宣传我市形象、展示华夏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一、顶层设计,突出运河文化传承。
通过政府主导、自主规划等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编制《新乡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新乡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打造运河规划体系,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展了运河重点规划《大运河新乡段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编制,通过“一个总体规划+三个分项规划”,谋划北关街、卫辉古城和百泉为三个重点片区,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新乡运河故事”,打造集聚文化展示、休闲健身、生态涵养等功能的生态宜居区、特色文化区、山水文旅区;编制完成《新乡市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实施方案》。
二、围绕“千年运河”主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加强运河沿线文物的挖掘保护和宣传推广,分级分类做好大运河相关文化遗产遗址的保护和挖掘展示,指导卫辉建好运河沿岸重点文化传承展示项目“竹书纪年发现地”主题公园。统筹开展《国宝中的新乡文明》系列纪录片的拍摄与发布推广,着力挖掘新乡不可移动文物内涵价值,加强多元平台宣传展示,特别是围绕“千年运河”主题,发布短视频《千年运河,卫风新乡》,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依托大运河沿线非遗项目鼓舞艺术、舞龙舞狮、传统武术等项目优势,举办第二届非遗牧野鼓王争霸、“黄河风 卫水情”传统武术展演赛、首届舞龙舞狮大赛,集中展示运河沿线非遗民俗特色。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百泉药交会、省级非遗项目比干祭典,彰显运河文化底蕴。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展示,开展“新乡礼物”遴选认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依托新乡邮政,建设“新乡礼物”展示展销中心,遴选首批“新乡礼物”80种,通过邮政礼馆等直播网点陆续投放。
三、挖掘“千年运河”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文艺发展。
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结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以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支持高水平大运河题材文艺创作,着力推动诗歌、小品、曲艺、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文艺发展,打造一批高质量、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以大运河为主线,结合新乡特色,将“卫水情”文化品牌纳入“千年运河”品牌体系,积开展“黄河风 卫水情”群众文化活动。发挥文化活动宣教作用,开展“卫水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公益演出以及“河朔课堂”公益培训、运河文化书画展等,宣传弘扬大运河文化。策划举办2024惠民文化节、银龄艺术节、“咱村有戏——千村唱起来”群众戏曲文化系列活动。利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契机,发展“馨香书坊”“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等新型空间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千年运河 书香馨香”主题系列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宣传弘扬大运河文化。同时利用“新乡文旅云”数字平台,充实大运河文化资源,线上宣传弘扬大运河文化。
四、聚焦“千年运河·游好新乡”,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发挥新乡文旅新媒体宣传矩阵作用,策划新乡大运河主题旅游网络推广季活动。推出“千年运河之卫河古镇”、“千年运河之卫河遗产”、“千年运河之卫河非遗”、“千年运河之卫河美食”等主题旅游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大运河沿线丰富多彩城市风貌、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发展新貌。发布新乡大运河文化专题“走读运河看新乡”宣传文章4期,着力推广运河文化。围绕“千年运河”,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策划发布卫河印象·新乡大运河文化遗产联程联运旅游线路、新乡大运河研学旅游线路等。组织开展运河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开展新乡比干文化旅游节、“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第八届陈桥湿地公园油菜花旅游节等活动,组织参加2024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以丰富的文旅活动推动“千年运河·游好新乡”品牌塑造推广。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