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ang Municipal Culture,Radio & Television and Tourism Bureau
石佛龛
唐代。通高55厘米,宽38厘米。
佛龛源于建筑又精于建筑。佛教从中亚传入中国起初,人们掘凿岩崖为室,安置佛像,用于供佛,称为佛龛。佛教传入中原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扬光大。在著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均能见到。此后,又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子形小阁供奉佛像,但大都是与佛堂建筑同期进行,尺寸上有一定规范。佛龛的摆放位置很重要,也很有讲究,基本的佛龛摆放位置,当然得高处正堂当中,要有靠,背后不能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