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共服务 > 牧野文物
兽面纹铜铙
2021年06月16日 23:17 浏览量:3404

兽面纹铜


商代。14厘米,12.7厘米。

铜铙,击面两侧为兽面纹,有短柄中空,插入木柄后可执,以槌击之而鸣。体小而短阔,形似铃而较大,三个或五个一组,大小相次。盛行于商代。主要用途有两种:一是战争中退军时敲击,指示停止攻击;二是祭祀和宴乐时配合其他乐器击奏打节拍。铜铙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已极少。

铙名始见于《周礼》,由文献记载可知,铙之形制与铃相似,但无舌,属手执敲击乐器。《周··鼓人》,曰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说文》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

im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