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Xinxiang Municipal Culture,Radio & Television and Tourism Bureau
网站首页
政务动态
动态要闻
政务公开
机构职能
规划计划
政策法规
政策解读
行政许可、处罚强制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信息
权责清单
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公共服务
演展信息
牧野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区景点
乡村旅游
星级饭店
旅行社
精品民宿
公共文化设施名录
旅游休闲街区
互动交流
微信
领导信箱
信件查询
信件选登
党的建设
政务服务
全部
标题
标签
内容
搜索
高级搜索
关闭
高级搜索
搜索位置
全部
标题
标签
内容
搜索内容
发布时间(搜索结果发布的时间段)
-
显示条数(搜索结果每页显示的条数)
10
20
30
40
搜索
搜索结果
共
2214
篇文章
2021-06-16
地藏王菩萨铜造像
地藏王菩萨铜造像 清代。通高70.4厘米。 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胸饰璎珞,面目慈祥,呈天人相,左手持宝珠,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背部刻有铭文:万历十二年辉县乡官冀国施造,地藏王菩萨金像一尊。对研究明代地藏王造像艺术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2021-06-16
达摩铜造像
达摩铜造像 清。高20厘米。 达摩袈裟衣帽一体,浓眉大眼,炯炯有神,高鼻劲挺,大耳下垂饰双环,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形象端庄自然,仪表非凡。衣纹随风吹起,线条流畅,赤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长江,底座呈江涛浪花状。整体形象逼真自然,人体比例合理,可谓是一件艺术佳作。
2021-06-16
饕餮纹铜觚
饕餮纹铜觚 商。通高15.8厘米,口径10.5厘米。 此觚为高体束腰式,侈口,颈部素面,中部束腰饰凸弦纹和线形饕餮纹,圈足上有大十字孔,饰两道凸弦纹,圈足下端方形缺口。其造型庄重,曲线流畅,饕餮纹威严不失精美。觚体外表包浆古朴温润,是一件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为一体的青铜珍品。
2021-06-16
兽面纹铜铙
兽面纹铜铙 商代。通高14厘米,宽12.7厘米。 铜铙,击面两侧为兽面纹,有短柄中空,插入木柄后可执,以槌击之而鸣。体小而短阔,形似铃而较大,三个或五个一组,大小相次。盛行于商代。主要用途有两种:一是战争中退军时敲击,指示停止攻击;二是祭祀和宴乐时配合其他乐器击奏打节拍。铜铙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已极少。 铙名始见于《周礼》,由文献记载可知,铙之形制与铃相似,但无舌,属手执敲击乐器。《周礼·地官·鼓人》,曰:“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说文》:“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
2021-06-16
兽面纹铜方罍
兽面纹铜方罍 商代。通高45厘米,口径13.5×10.7厘米。 罍是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此罍方形,带盖,直口,广肩,下腹内收平底。盖为四阿式,有纽饰简化饕餮纹;颈部饰目雷纹,肩部对称龙形耳,另两面有对称兽首;腹上部饰圆涡纹和简化要餐纹,下部饰蕉叶纹,其中一面有兽首穿耳。器腹下瘦,可穴地站立,使之稳定。此器为国家一级文物。
2021-06-16
兽面纹百乳雷纹铜簋
兽面纹百乳雷纹铜簋 商代晚期。通高15.8厘米,口径25厘米。出土于辉县褚邱。 此簋为侈口直壁深腹无耳式,底部略圜,下为较高的圈足。颈部饰饕餮纹,铸四兽头作浮雕状牛首,神态生动自然。簋身饰一周细直棱纹,上下有两道弦纹,下腹饰一周四排乳钉纹。圈足上饰四组兽面纹,中有脊棱。兽面由两条对称的屈身夔龙组成,单角高耸拱背卷尾。 簋体纹饰华丽,但不繁缛,造型威严,庄重而又典雅大方,通身布满翠绿铜锈,堪称晚商铜器中之精品。
2021-06-16
三足铜盘
三足铜盘 战国。通高12.1厘米,口径34.4厘米。 水器。此器为附耳平底三足式,浅腹,附耳曲折成乙字形,平底下有三个兽蹄足。 青铜盘最早出现于商早期,至战国以后演变为洗。基本造型为:圆形、敞口、浅腹、圈足无耳或双耳。
2021-06-16
三虎头铜瓿
三虎头铜瓿 商代。通高27.5厘米,口径23.5厘米。 此瓿侈口,折沿束颈,折肩,深腹内收,底近平,圈足上端铸三个形状不规则的大镂孔。颈饰两周凸弦纹,肩部有变形饕餮纹,上下连珠纹,间饰三扉棱和浮雕虎头,腹部目雷纹,下部饕餮纹,上下两连珠纹,间饰三扉棱,圈足饰目雷纹,上下连珠纹一周。 瓿的用途大约相当于后世的罈子,既可盛酒又可盛水,现存多为商、周遗物,战国以后的极少见到。
2021-06-16
铺首衔环铜钫
铺首衔环铜钫 西汉。通高42厘米,口径10.7×11厘米。 方形的壶在战国以前叫壶,到了汉代起了个专名叫“钫”,用以盛酒浆或粮食。此钫口微外撇,颈高,鼓腹,有盖,瓶口与覆斗形方盖子母口相接,上饰四只凤鸟形钮。肩腹相接处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平底下承方形圈足。整件器物器形规整,造型精美。
2021-06-16
蟠螭纹三环钮盖铜鼎
蟠螭纹三环钮盖铜鼎 战国。通高36.7厘米,口径30厘米。河南辉县出土。 此鼎盖隆起,上饰三环形钮。子母口,口下一对附耳微曲,深腹,三马蹄形细高足。盖上纹饰由三环纽隔开分内外两组,纽内是蟠螭纹,纽外边缘饰连续的蟠虺纹带。腹部纹饰为通体的精细的蟠螭纹,并有一腹箍线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两组纹饰,下层为一组纹饰。 鼎有圆鼎、方鼎、异形鼎,带盖鼎出现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于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
<
...
28
29
30
31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