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动态要闻
家国永念——透过这些革命文物,走进历史缅怀先烈
2024年10月01日 09:55 浏览量:1628

2024年9月3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前夕,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国家覆灭的危急时刻,在新乡地区,无数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抵抗。一位位英勇之士用自己的鲜血谱写革命史诗,用不畏艰险的意志留下红色的新乡印记。今天,我们就一起透过新乡这些革命文物,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精神血脉。

一、傅德明烈士纪念室

在新乡市劳动路桥北小学院内,有一座民国时期的典型民居式建筑,这就是傅德明烈士纪念室。

傅德明,1905年生于新乡县块村营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是新乡市最早的革命烈士之一。他幼年读过私塾,1922年考取城里高等小学,入学不久便成为学生会会长,与同班同学何兆彩、校友李毅之一起谈论时局,探讨人生,接受进步思想熏陶。1925年傅德明开始担任新乡县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6年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他带领学生上街进行游行示威,查抄英日帝国主义的货物。1927年夏,由李毅之何兆彩在新乡建立的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第一个共青团员就是傅德明,并由三人建立了新乡县共青团第一个支部,在支部建立以后,三人以合法形式组建了新乡县党部。1928年初,先后在块村营、张辛庄一带以教书为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同年,以求学为名,赴北平继续斗争。在傅德明为革命奋斗的一生中4次被捕,但并没有削弱他的斗志而是更加热爱革命,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1931年2月10日返回新乡,不幸在桥北小学被捕,解送到国民党开封监狱。1931年5月4日,被敌人惨杀于开封西门外,他用他年仅26岁的芳华,为新乡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完了壮丽的一生,解放后将其遗骨移到新乡市烈士陵园内。

1961年4月,傅德明烈士纪念室被新乡市人民委员会布为新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陈益三烈士墓

在辉县市冀屯镇益三村村北的陵园内,烈士陈益三长眠于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益三,1915年生于辉县赵固南小庄,抗战发生后,陈益三毅然投入革命的事业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赵固区干队政治委员。1945年5月18日,日伪军1000多人向六区抢掠,27岁的陈益三率领民兵阻击敌人。在激战中,他不幸负伤,右臂几乎断掉,但他毫不退缩,坚守阵地,用一只手持枪射击敌人,最终因伤势太重,光荣牺牲。随后,辉县县委决定将英雄葬于牺牲地大孟淹村北原。1945年6月2日,中国共产党辉县县委会在烈士墓前竖立“陈益三同志之墓”碑一通,镌刻《陈益三同志英勇杀敌纪念》一文,讲述他简短却又不平凡的一生。为纪念革命烈士,辉县政府将烈士牺牲地大孟淹村改名为益三村,村西南的苇雁桥改名为益三桥。

三、刘宪禄烈士墓

在河南新乡辉县市西25公里处的冀屯镇有一个叫宪录村的村子,刘宪禄烈士墓即位于此,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宪禄,辉县冀屯乡庙岗村人,祖籍为赵固乡河西小庄。1919年出生,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庙岗村民兵连长、辉县第五区武工队政委等职。1947年7月,刘宪禄刘宪禄率领第五区武工队和民兵在道清路沿线作战,在赵固乡田庄村东地活动时误踏地雷光荣牺牲,时年28岁。为纪念英烈,辉县县委将庙岗村改名为“宪禄村”。

四、陈署辉烈士纪念碑

陈曙辉烈士纪念碑,原立于方里乡新楼村,后搬入长垣县烈士陵园。

陈曙辉同志是长垣县方里乡新楼村人,有胆识,品藻出尘,廉隅自重,曾任人民自卫军司令、滑县县长、八路军第三大队队长及第三支队队长等职。陈曙辉同志在学生时代目睹军阀之腐朽,认清我党之主张,因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被开除学籍两次,但未能夺其志、馁其气。七七事变暴发后,陈曙辉在我党的感召下,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击日寇。曾于1938年偷袭日寇于滑县城内,大胜而归。9月配合我青年纵队从滑县赶走伪军户全禄,收复全城。12月,击败伪军李鸿典,于河东全部予以歼灭。1946年为抵抗日寇之侵略,不幸在冀南曲周县北寺头战场光荣牺牲,年仅25岁。

陈曙辉烈士碑于1978年9月被长垣县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的正面中间一行大字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人生最大的光荣”是赵紫阳所题。

五、四十七烈士牺牲纪念地

在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陈堡村有一块“四十七烈士殉难处”的石碑静静矗立。黝黑的碑身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当年47位烈士在此英勇牺牲的事迹。该烈士殉难处纪念碑于1985年5月建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平方米,由石碑基座和石碑碑身两部分组成,碑身正反两面均有碑文。

1944年2月,太行军区七分区一支48人的武装侦察队,深入日伪控制的新乡道清路南北地区侦察敌情。3月4日凌晨,侦察队到达新乡县西北秀才庄(当时属伪辉县一区管辖),伪保长魏化明假意派饭,暗向联庄会反动骨干分子余作乾、魏子宪、魏贤珠等报信。反动武装集合联庄会会众围攻七分区武装侦察队所驻的大庙,打死侦察队哨兵,同时燃炮发号,周围块村营、孟庄、樊城、石庄等联庄会会众向秀才庄聚拢。侦察队员们面对大量不明真相、被反动联庄会头目煽惑裹胁的群众,不能放一枪。47名侦察队员就这样被包围、缴械、捆绑起来。伪保长魏化明等向伪县长李怀仁和日军邀功,将46名侦察队员押送辉县城(1名卫生员给村民治病,被保脱险)关进监狱。在多日的残酷审讯中,侦察队员们誓死不屈,日军想从他们口中获得情报的幻想破灭。3月14日,44名八路军战士在陈堡北堤河被日军杀害。队长雷泽民、副队长田玉山被杀害于辉县城南文昌阁附近。

1993年5月,四十七烈士殉难处被新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凤泉区,47位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当地人民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见证着一方水土的美丽变迁。

六、八壮士跳崖处

八壮士跳崖处,位于辉县市上八里镇石门店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战争时期辉县上八里石门西坪村,有解放军的粮库,1948年6月17日拂晓,驻新乡国民党40师106旅316团、317团,由新乡专署保安团、还乡团纠集辉县保安团,出动汽车、马车130余辆,1000余人,兵分三路向上八里石门一带进犯,企图劫取石门西坪粮库的粮食。

太行七分区49团闻讯后,随即在上八里北坪村南岭等处据险设防并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当东路敌人由杨和寺、东坪向石门店进发,刚到石门店东边,就陷入我军的地雷阵地,顿时,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南路敌人从郎岸进攻石门店,遭到隐蔽在北坪南岭山49团战士的阻击,死伤惨重后仓惶逃窜。西路敌人从河坡进攻石门店,在正面进攻受挫后,又绕道马头口,抢占石门店西北的大平崮,企图偷袭石门店时,也遭到我军痛击,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49团转移至瓦罐坡。在打退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攻完成阻击任务后主力部队转移,留下了阎金保一个排的战士继续战斗作掩护,后因敌众我寡兵力悬殊,全排17名战士又身陷重围,激战中排长阎金保等9人相继牺牲,最后剩下8名战士,边战边撤退,退至三潭西侧的山崖上时,在弹尽援绝、腹背受敌的情况下,8名战士为不当国民党军队的俘虏,宁死不屈,纵身跳下百米深潭,除一人被崖边树木所挂而幸免于难外,其他七名战士壮烈牺牲。此次战斗不仅保卫了石门西坪粮库的粮食,还毙伤敌400余人,缴获了多辆汽车、马车和枪支弹药,但49团将士亦伤亡100余人。这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辉县著名的石门粮库保卫战。

建国后,辉县人民政府在三潭对岸立铁碑一块,上书“烈士英勇就义纪念地”。1976年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辉县市人民政府在八壮士跳崖处对面岸崖上建英烈亭一座,竖纪念碑一通,抗日英雄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为纪念碑题诗一首:勇士屹立太行头,浴血奋战杀敌寇。粮尽弹绝无退路,一跃黑潭写春秋。

七、野厂抗日保卫战纪念地

在延津县马庄乡野厂村,竖立着一座纪念碑,庄严肃穆、令人敬仰,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祥矗立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纪念碑上除了镌刻着碑记,还有171名在此牺牲的抗日遇难村民及殉难壮士名单。

野厂原为曹操辟野练兵而得名。因为村落沿黄河故道延伸,在抗战时承担了输运粮草的重任。该村村民长期受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思想跟党保持高度一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们信仰坚定,纪律严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多次阻挠并抗争日伪军苛捐杂税,深受敌军怀恨忌惮。1940年5月15日,日伪政府以野厂人民抗粮拒交为由,出动汽车4辆,日伪军200余人,前往强行征索。为保卫家乡,村民在李思恭等人带领下,凭寨抵抗,毙敌3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30余支,迫使日伪军仓皇溃逃。5月30日,日军不甘失败,纠集封丘、原武、阳武、汲县、新乡等八县日伪军2000余人,出动汽车20辆,战车4辆,再犯野厂。村民在武术师李思恭、李鑫亭等指挥下,不畏强暴,手持大刀、长矛、红樱枪等传统武器,与敌军进行了殊死博战。经过一天激战,先后击退敌军多次围攻,打死打伤日伪军300余人。终因众寡不敌,日伪军队攻下村寨后,屠杀老幼妇孺171人,烧毁房屋500余间,野厂人民付出了较大的牺牲。但野厂村以一村之力,重创敌寇,宁死不屈的气概震慑了敌人,在延津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悲壮的一页。2018年8月,马庄乡党委、政府在市县老促会支持下,于野厂村东新建纪念碑一座。

八、小渠惨案发生地

小渠惨案发生地,位于长垣县赵堤镇前小渠村。1943年,冀鲁豫根据地在长垣、滑县、濮阳、东明四县边区设立滨河县,前小渠村是滨河县抗日武装活动中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不断壮大,经常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4年,日军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10月中旬,日军对冀鲁豫九分区进行“扫荡”。17日拂晓,1000余名日军分三路向滨河县中心区小渠村合拢,用拉网形式将根据地包围。根据地军民顽强抵抗,浴血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日军采取枪杀、活埋、开膛等残忍手段,共杀害根据地抗日军民690余人。

小渠惨案发生地现存墓冢一座。2021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马头村惨案纪念地

马头村惨案纪念地位于原阳县大宾乡马头村。今天的马头村是在日本侵略军放火燃为灰烬的废墟上,经过人们的艰苦奋斗,又重新建起来的村庄。1988年公布为原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阳县(旧阳武县)到处派粮派款,烧杀抢掠,无恶不作。6月的一天,有2名日伪军到费新庄催粮逼款,被村上群众赶跑。他俩又窜到马头村,村上佛教会又集中20多人,手持棍棒与其对抗,日伪军看势不妙,遂从高粱地里逃走。但是,他们却对马头村恨之入骨。

由于日军加派粮款越来越重,群众遂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大宾乡一带佛教会长孙广胜组织大宾、费新庄、温堤、孙堤、马头村等村群众300多人到日伪大宾区公所抗议。后来,日伪军集中180名日军,出动8辆汽车到温堤抄了孙广胜的家,又将他的两个闺女刺死。

孙广胜等人闻讯赶回村里,随将日军最前面的一辆汽车水箱打烂,费小三爬上汽车,与日军对刀交战,最后将一名指挥官砍死。在日军的残酷围攻下,佛教会会员先后牺牲十几名。受伤多人,费小三也壮烈牺牲。孙广胜身受重伤。

农历六月初四,日寇又纠集延津、封丘等县的日伪军和警备队600多人,分乘32辆汽车,气势汹汹,肆无忌惮的开往孙堤去,把孙广胜家的房屋烧掉,接着就回到大宾村西的大路上向马头村开炮,随后大批日军带着汽油和易燃品冲进村里。哇哇乱叫,到处开枪,横行无忌,跺门入室,将屋内东西抢劫摔打,最后将马头村360间房屋全部焚烧,整个村上浓烟滚滚,全村房屋化为灰烬,变成一片焦土。马头村宁死不屈的气概震慑了敌人,在原阳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悲壮的一页。

十、董庄烈士墓园

董庄烈士墓园,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东屯镇董庄村南部,该墓园埋葬的是在解放卫辉时而牺牲的223位无名革命烈士,被延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在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终于丧失了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的能力,从1947年3月开始改为重点进攻。豫北解放军经过一系列反击作战,逐步控制了豫北战场主动权,迫使敌人将兵力收缩于主要城镇和交通线上。晋冀鲁豫军区集中野战军和地方部队约10万兵力,混合编为四个集团,同时调集解放区10万民兵、20万民工,于1947年3月23日至5月25日发动豫北反攻作战,策应陕北、山东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至3月28日,分别攻克了平汉路以东延津等5个县城及多处据点,威逼新乡、汲县守敌。

汲县守军是国民党整编三十二师,参谋长王启明是中共地下党员,城内又有地下党组织,内外配合,攻打汲县较为有利。晋冀鲁豫野战军调集二、三、四集团,对汲县城紧缩包围,于4月1日夜发起攻城战斗。王启明掌握的七二三主力团在战斗打响后,团长刘荣宗(地下党员)畏葸动摇,没有执行起义计划和接应解放军攻城。时值卫河涨水,新乡守敌王仲廉派出的增援部队已开到汲县。激战一夜,第二天解放军通过汲县地下党组织,将三十二师参谋长王启明和打入该师的6名骨干和特工大队200余人接出城外,部队停止攻城,撤出战斗。4月3日,解放军挥师北上,围攻淇县城。

1947年农历二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某部北进时驻延津袁庄休整。三月十三日初更时,奉上级命令在村向导的配合下,部队集合出发,向汲县进军。五更时,战斗打响,由于守城敌人顽固死守,攻城战斗进行了两天两夜,伤员送到袁庄战地医院接受救治。战地医院对重伤立即抢救,轻伤转入王堤总医院。当时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的12名烈士葬于袁庄,12名烈士全部是连排级干部。

我军野战医院、兵站设于汲县城东南45里我根据地王堤村,东屯、汲津铺处,撤退时,部队烈士安葬于此。东屯镇烈士墓园共安葬223位无名革命烈士。

十一、新乡县烈士陵园

新乡县烈士陵园,位于新乡县小冀镇青年路北段。

该陵园建于1957年8月,安葬着39位为解放新乡而牺牲的革命烈士。1948年11月17日至18日,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一二一团为策应淮海战役、钳制驻新乡的国民党军,发起解放新乡的路庄战斗。此次战斗中,解放军一二一团团长信仁建等500多人伤亡。战后,新乡县人民将烈士遗体掩埋。解放后,除部分烈士遗体陆续迁走外,新乡县政府民政科选址将39位烈士集中安葬于小冀镇新乡县烈士陵园。其中有24位烈士姓名可查。

1983年5月27日,新乡县烈士陵园被新乡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辉县市革命烈士陵园

辉县市革命烈士陵园,辉县市常村镇常东村。园内安葬着1299名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转战豫北死难的,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豫北战役指的是1947年下半年历时两个多月的战略解放战争,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共产党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万余人,俘虏敌人26000余人,毙伤敌人14800余人,占领了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100余公里的地区。豫北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不仅使得华北豫北地区全部纳入共产党的势力范围之内,也大大减轻了山东战场的压力,而且蒋介石在这场战争中对于华北地区的作战计划被全盘打乱。

十三、延津县烈士陵园

延津县烈士陵园,位于延津县县城南。进入陵园大门,左右两侧建筑分别为延津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斗争纪念馆。东侧的革命斗争纪念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延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治理风、沙、盐、碱、水、蝗、疫等自然灾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昔日“无风亦起尘”的黄河故道,变成了美丽的绿色家园,反映了延津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豪迈情怀和斗争精神。西馆为延津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面着重展示自鸦片战争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延津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津县境内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日伪军和国民党武装近万人。战斗中,也有600余名优秀儿女为抗击日伪军和延津县的解放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75年5月,延津县烈士陵园被延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封丘烈士纪念塔

封丘烈士纪念塔,位于封丘县城关镇东关村东。塔高 22.3米,共5层,青石为基,最顶端为锡制尖顶,塔身呈六角形、菱形锥体,墨绿色砖混结构。分别由塔基、塔亭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亭部分分别刻有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嵇文甫、中国人民解放军濮阳军区司令员孙正乾、中共濮阳地方委员会书记宋玉重、濮阳专属专员刘敬西、副专员陈东明、平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封丘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封丘县县委书记李锋、政府县长孔再生的题词和为封丘的解放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名单。塔顶正面为:封丘县烈士纪念塔。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封丘县是河南省会开封北面的门户,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前沿阵地。从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冀鲁豫第 4 军分区部队曾 5 次攻克封丘县城,许多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而在开辟封丘县的革命斗争中,地方干部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仅1947年到1948年就牺牲了198人。

十五、东关烈士墓

东关烈士墓原址位于封丘县城关镇东关村,2017年迁至封丘县殡仪馆院内。东关烈士墓是安葬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烈士墓地,始建于1958年,安放有19位烈士遗骸。19位烈士中,只有陈学田、高玉昆留下了名字,其余17位烈士均系无名烈士。2004年3月26日,东关烈士墓被封丘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新乡市烈士陵园

新乡市烈士陵园位于新乡市宏力大道与劳动路交叉口,文物点。前身是“平原烈士陵园”,1951年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1953年竣工,1976年更名为“新乡市烈士陵园”。

主要纪念性建筑物有烈士公墓、烈士事迹陈列馆、骨灰堂、四十七烈士合葬墓、新乡解放纪念碑、纪念亭和烈士墓群等。烈士陵园布局严谨合理,建筑风格各异。以高大雄伟的仿古式牌坊和烈士公墓为中轴线,其他建筑相依周围,从里向外分为烈士瞻仰区和游览区。通过英雄广场,步入陵园,道路宽阔平坦,苍松高大挺拔,翠柏郁郁葱葱,鲜花竞相绽放。在雄伟肃穆的烈士公墓后面,花草簇拥中,安葬着915位烈士遗骨。骨灰堂内,安放着100多位烈士忠魂。陈列馆中,陈展着394位烈士英名。

十七、获嘉县烈士陵园

获嘉县烈士陵园位于获嘉县健康街中段路南。

1958年,获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南隅(今健康街中段路南),修建革命烈士陵园,把分别埋葬在南务、陈孝等地的革命烈士迁葬于此,陵园占地面积6970平方米,坐南朝北。陵园大门上方横额是:“革命烈士陵园”,两边书写着“革命事业传千古,烈士精神永不死”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巨标。

1968年,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高7米,宽6.7米,碑面上书写“为人民利益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存不朽”,两边对称书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背后中间正文是毛泽东手书“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所配对联是“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毛泽东诗词。碑体雄伟壮观,矗立在柏墙包围之中。

1993年4月1日,获嘉县革命烈士陵园被获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英雄浩气万古长存。”现在是过去的传承,未来是现在的延展,唯有传承英烈的风骨,才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的革命斗志是扑不灭的火焰,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