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政务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共服务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州大鼓
2021年05月27日 15:08 浏览量:14516


据新乡县朗公庙镇赵堤村的天仙庙碑记载:万历年间(公1606年),为抗匪拒寇,村民捐资置鼓数面,用于鼓舞士气。清咸丰年间(公1850年),村民张万冕增置铙、镲、锣铜器,并组织了天地会、天爷会、火神会三个鼓队,中州大鼓初具规模。民国初年,中州大鼓又有所发展,村民张再富等改编传统乐曲,增添了虎头龙旗、灯笼等设备,并把鼓舞艺术用于祭祀和节日欢庆等活动中1978年,中州大鼓得到长足的发展,它在继承传统鼓舞特色的同时,又对音乐、舞蹈、道具等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把传统艺术、时代精神及现代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天仙行宫位于新乡县赵堤村的《天仙行宫》

中州大鼓在鼓类艺术表演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一,鼓大。大鼓直3.5尺,重五十余斤。该鼓是人背肩挎鼓类中第一大,具有原始之美,气势磅礴。鼓内有拉簧,敲打后发出的金属声十分悦耳;其二,谱独。鼓谱分 大忽雷小忽雷两种大忽雷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鼓调欢快,流畅,给人一种激情向上的感觉。全谱呈现重复递进的音乐结构且铙、鼓、有对话的独特意境;其三,舞特。舞镲闻鼓而动,完全踩着鼓点,快速变幻各种舞蹈动作和造型。鼓舞在传统鼓舞的基础上,增加了巨鼓和空中鼓舞,视觉冲击、空间性、立体感强,鼓舞厚重。

中州大鼓为集体性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鼓内有拉簧,共振后发出悦耳的金属声。表演风格粗犷,气势恢,队形多变,地域特色浓郁。鼓谱分为两种大忽擂小忽擂大忽擂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擂鼓调欢快,流畅,给人一种激情向上的感觉,催人奋进。舞镲更具特色,与鼓舞相结合,呈现了鼓舞的造型编排。

2013320日,《中州大鼓》应邀参第四届中原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闭幕式演出。2013年3月20日,《中州大鼓》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闭幕式演出。

整个鼓舞表演分为六个段落:

第一段欢庆丰,第二段二龙出,第三段群凤展,第四段空中鼓,第五段天女散,第六段群英聚

欢庆丰是在特大鼓带领下,大镲、舞镲、铙在呐喊声中,由鼓后方兵分两路包抄过来,将特大鼓团团围住。鼓点、铙声、镲声由疏渐密,由弱渐强,之后转入平稳的节奏,变为方阵,充分表现了农民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

二龙出特大鼓、舞镲在后铺设,铙、大鼓罗列两旁,呈纵队。在铙带领下,边打边前移,之后两人一组分两路向后走,走一个椭圆,回归原位。这个艺术走形的美在于两个纵队前移时带给观众的一种纵深感,以两个鼓舞队员旁转时昂首一望的豪迈感,充分表达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二龙出水队形变换流畅,令人悦目。

群凤展16个舞镲队员为主体,其它乐器呈三面环绕状,镲手在中央奔跑、小跳,手臂上扬,或分、或撩,舞动优美、舒畅,似凤在跳跃,似在起舞,似在展趐。

空中鼓顾名思义,这个艺术走形有一定的高度,它也是中州大鼓中最难的一个艺术走形、造型。它是在大鼓为中心,在其四周,围四个小圆,中间一个大圆。部分鼓舞队员把鼓扛在肩上,舞镲队员在鼓上跳跃舞钗,甚是壮观。人在空中舞,鼓在下面转。独树一帜,别具风格。

天女散通过舞镲队员大幅度的扬臂、涮腰、晃手、分撩做各种撒播状。打鼓队员点缀其间,似落地鲜花,整体感觉优美动人。

群英聚大鼓分列两旁4副大铙在中心,背相靠,面向四方,舞镲将铙围在中心。铙、镲均向上舞击。镲在舞动中,通过穿插,形成里外双圆,并通过顺、逆时针跑,围绕划圆,迂回婉转,富于变化。

多年来,中州大鼓以独有的中原文化魅力敲响了大半个中国,被誉中州第一民间艺术的奇等。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乡市建市六十周年图片展《中州大鼓》演出照片

2001,应邀参加北京举办中华鼓舞大赛荣获第一名,并获得山花奖杯;

20061012荣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的华夏一民族民间广场鼓乐舞蹈邀请赛金奖;

2006年底,邀参CCTV-7三农记年终晚会;

2009410荣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山西省洪洞县主办全国鼓王邀请赛优秀鼓王奖

2011523日,《中州大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